
- 2020峰會專題論壇〉社會創新,地方創生新生命力
地方創生不用拘泥KPI,還能走向亞洲市場!
2020/12/11都市化發展,讓台灣不少偏鄉和農村衍生出貧窮、社會不公、城鄉差距等問題。近年來興起的地方創生熱,已為偏鄉注入活力,值得政府和企業持續共同努力。 - 台灣水泥
台泥解封「黑盒子」 零廢棄物扭轉形象
2020/10/15「我們通過經濟部觀光工廠認證了!」一聽到此消息,台灣水泥董事長張安平難掩欣喜。但,坦白說,全台觀光工廠將近150家,多了台泥,似乎不值得大書特書。殊不知,這薄薄一紙觀光工廠證書,代表台灣水泥產業跨出全新里程碑。 - 奇美 奇美實業60週年獻禮
不砍一棵樹!奇美花五倍時間蓋出最「綠」太陽能電廠!
2020/09/08成立一甲子的奇美實業,以最大限度保留原生樹木為前提,用綠色工法蓋出最「綠」太陽能電廠,打造「奇美綠能園區」。
米克拉颱風8月11日由南朝北,行經台灣海峽而上,為西半部台灣帶進強降雨量。台南善化「奇美綠能園區」選在這天開幕,當地一早便不時有間歇性大雨,受邀到訪的賓客們鞋上沾滿泥濘,不免有些狼狽。 - 中信金 結合金融專業,助弱勢自力更生
中信金CSR心法:「給魚不如給釣竿」
2020/09/02企業執行CSR、ESG專案,如何真正發揮效益?《遠見》CSR獎的常勝軍中信金控,長期推動多項公益專案深獲肯定。他們如何辦到?
近年來,企業善盡社會責任,已是所有上軌道的公司的核心價值。只是,「公益人人會作,巧妙各有不同」,許多企業致力執行CSR、ESG專案,砸下重金,表面上風風火火,卻未必讓受助目標得到真正的幫助,徒淪形式。因此,企業公益如何做得有效,恐怕比公益本身更值得關注。 - 仁舟 湯文清「打臉自己」 領軍仁舟推減塑
湯文清打破社企魔咒 仁舟三年轉盈
2020/08/042015年,一部海龜鼻腔卡入塑膠吸管的影片在網上瘋傳,觀看破千萬次。更甚者,原本該是蔚藍無際的海洋,竟被發現有片44倍台灣大的塑膠垃圾帶散落海面。
震撼畫面激起民眾心中對於塑膠廢棄物破壞環境的深刻省思。出身苗栗的實業家湯文清也在其中。 - 落實正義 讓愛發光
助全球1.8億人脫貧,「窮人銀行」今年在台落地!
2020/06/30受到新冠肺炎(武漢肺炎)疫情悶了好一陣子的台灣,近幾天接連傳出振奮人心的好消息。就在今(17)日,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再度宣布「零確診」,台灣締造連二日沒有新增確診病例,寫下四日內三度「零確診」紀錄!
- 中國信託
為守護如常的英雄 中國信託道出感謝與感動
2021/01/14一場世紀瘟疫,全球重創失序,臺灣卻能堅強如常,正是每一位生活在臺灣「家人」的共同努力。2020中國信託年度品牌形象影片「如常.謝謝你」,以中國信託幫助28萬名勞工申請紓困貸款,3個月完成原須耗時2年半的作業量,傳遞說不出的感謝與感動,鼓舞臺灣持續前進的正能量。 - 台灣太古可口可樂
台灣太古可口可樂用CSR深耕台灣,與在地共榮
2020/12/301968年「可口可樂」正式在台灣上市,五十多年來,帶給許多人無可取代的快樂與陪伴。台灣太古可口可樂深耕台灣,除了提供各式各樣受人喜愛的產品,發展企業社會責任主軸時,以「水資源」、「青少年發展」、「社區關懷」以及「員工溝通與照顧」為方向,致力成為最佳企業公民與最佳雇主。 - 冠德建設
冠德基地創意登場:永續再生的各種美好
2020/12/24民權東路上的老社區,今天變得很不一樣——在公園綠地自在散步,逛逛友善環境的市集,未來還有遠眺城市景觀的公益空間。這是冠德「KINDOM 363」,開放圖書館、文化活動、永續再生的循環經濟,美好生活的無限可能,都將在此發生! - 國泰人壽
學團服務員化身反毒志工!國泰人壽力推反毒電競,織出全台學童保護網
2020/12/23十月底,東北季風初發威,船隻在洶湧海水中前行,乘風破浪一小時後,台灣好事採訪團隊終於抵達綠島公館國小。「你們知道我是誰嗎?」課堂上,七年級女孩吳欣潔穿著鮮黃背心發問。「我知道!你是大樹姐姐!」一句簡單回答,點出國泰人壽鮮明的大樹標誌,瞬間拉近距離。 - 元大金控
全球第三!元大金控ESG繳出亮眼成績,厚植永續競爭力
2020/12/22只看獲利、股東至上的企業,已經落伍了!企業經營之道已從傳統追求股東獲利,轉為納入所有利害關係人的利益,訴求環境、社會與公司治理三者並重的ESG,成為企業新顯學。尤其在新冠肺炎重擊下,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,投資市場更加重視ESG永續經營,因為在未來不確定的環境與社會風險下,注重ESG的企業越能展現永續發展的韌性,也讓ESG成為評估優良企業的重中之重。 - 「南山醫務社工獎」揭曉,看見第一線的暖心力量
用愛點亮希望,讓生命影響生命
2020/10/27有一群默默付出的守護天使,踏遍醫院各個角落,陪伴病人度過難熬的生命低谷,安撫慌張不安的家屬,站在第一線搭起醫病橋樑,他們是以社工的專業守護病患與家屬的醫務社工們。為了感念醫務社工的辛勞、肯定他們的專業付出,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與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,2017年創立全國第一個專為醫務社工設立的「南山醫務社工獎」,今年已邁入第三屆,本屆共有六位醫務社工獲得個人獎的肯定。
- 中原大學
中原大學USR「大海社區文化創生」計畫保留城市記憶
2020/10/05大學社會責任(USR)不只是一堂課,也是師生走出教室,連結生活經驗,實踐知識很重要的一環。由於桃園航空城計畫即將進行都市更新,大規模的遷移抹去了居民的生活痕跡,遺憾無疑是多數人心中泛起的第一個驚嘆號。為此,中原大學將大海社區與海軍基地納入大學社會責任(USR)計畫,執行「大海社區文化創生」,保留歷史記憶與空軍文化。 - 長榮大學
長榮大學讓改變河川的力量 永續綿延社區共好
2020/07/10二仁溪,一條台灣西南的古老河川,也是數十年來台灣污染最嚴重的惡水。走過工業發展帶來的廢五金、綠牡蠣傷害,如今開展生態旅遊、復育彈塗魚,正是長榮大學多年投入「二仁溪風華再起」計畫的成效。這個拿下2020遠見「大學USR傑出方案」生態共好組首獎的計畫,也成為台灣生態正義的最佳見證。 -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
暨大USR以科技改變茭白筍產業,為埔里友善土地、創生希望
2020/07/02一大片夢幻紫光柔和地灑在田野,彷彿為埔里小鎮開啟無聲的浪漫派對,教人驚奇又醉心。這是全國知名的埔里茭白筍田,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(以下簡稱暨大)團隊開發的LED燈作為夜晚控制農作產期,不僅創造充滿節能效率的「紫色夢幻奇蹟」,還登上國際知名期刊SCI的封面故事,讓世界看見台灣。這個「水乳茭融產業翻轉」USR計畫,也在近百件參賽方案角逐下,獲得2020第一屆《遠見雜誌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「產業共創組」楷模獎。 - 疫外轉機1〉 史上最長寒假,開啟未來教育破冰之旅
線上教育上線 資深教授變網紅
2020/03/13疫情帶來史上最長寒假,或許讓家長、老師們頭痛,但也打開線上學習、遠距教學等新教育模式的破口。甚至許多資深教授們,因此學習開直播當網紅,翻轉教育界的破冰之旅,正要啟航。 - 「每月15食物日」 呼籲民眾重視在地農業、培養正確飲食觀
吃飯大有學問!台灣比日本慢14年的《食農教育法》還是出不來
2019/12/01「每月15食物日!」從去年10月起,農委會便將每月的15日訂為食物日,呼籲大眾正視「食農教育」,現今也有不少縣市、學校紛紛響應食農。但你知道什麼是食農教育嗎?其實食農教育一詞來自日本,不僅關乎農業,更是你我日常飲食的一門大學問! - 建築與設計學群
培養人文關懷、在地思惟 讓設計美感融入生活
2019/10/01日本知名的工業設計師深澤直人曾說:「當人們與環境有和諧的互動時,我們就稱之為美。」簡單的一句話,背後隱含著美的社會價值。
如果一件設計作品無法被人所習慣、使用,還算是好的設計嗎?如果一棟建築物,讓進出的人感到不方便,是好的建築嗎?設計貼近生活需求,一直是當代設計重要的議題之一。